非營利組織公益績效的實踐與評估
績效評估的概念是由已故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所提出,他於1960年曾以「目標管理」的概念,強調結合「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評估方式,來檢視「組織的績效」是否達成,不僅可以使組織減少浪費、精進組織效能,更能鼓勵組織成員投入與實現自我,因此,績效評估不僅是一種管理工具,也是一項誘因機制。由於組織評估的結果可以核對組織原本設立的目標、目的,在表現不佳的地方作加強改善,以期望能有效率的達成資源分配,並完成組織的目標及目的。
非營利組織(NPO)由於缺少了利潤這一個概念,因此傳統上較不重視績效管理,不僅效率上可能形成浪費,組織使命在長期中也會落空。因此非營利組織在做績效管理之前,必須要先對績效進行評估,而績效評估猶如為組織進行體檢工作,既可評估組織的體質好壞及目標的達成情形,亦可及早發現問題,以利採取因應措施;因此,「績效評估」猶如組織的定期健康檢查一般,透過此機制的再檢視(rechecking)及純化(purification)過程,不僅可以建構完善能力(Capacity Building),亦是未來面對「公益3.0-線上互動與即時回饋」變革時代中,提升組織責信與爭取社會大眾認同的重要管道,亦可有效提升組織募款效能(Fundraising Service)與協力資源(Corporate Sponsorship)之開發。 本書將針對非營利組織中績效評估的議題,分門別類的做一深入的探討與分析,並輔以作者本身在績效評估領域拾數年的實務經驗,提出一些觀察與分析建議,希望能對未來臺灣NPO/NGO的績效評估提供一個更為全面的研究與實踐視野。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NPO/NGO的緣起 壹、NPO的緣起與重要性 貳、何謂NGO 第二節 臺灣NPO的起源與特色 壹、臺灣NPO的起源 貳、臺灣NPO的特色與國際發展 参、NPO中公益慈善的實踐者-基金會 第三節 NPO的治理與績效評估 壹、NPO的治理與困境 貳、績效評估的重要性 第二章 NPO發展趨勢與績效評估議題討論 第一節 NPO-公民社會力量的崛起 壹、何謂公民社會 貳、公民社會與NPO 第二節 NPO-公益使命與倫理的實踐 壹、NPO對社會的責任:公益使命與倫理的實踐 貳、NPO的自律倫理:自我規範與管理 第三節 NPO倫理精神與公共責信的提升 壹、非營利組織與治理 貳、NPO倫理精神與公共責信的提升:自律與他律的途徑 第四節 臺灣NPO管理相關法規探討 壹、NPO監督法律 貳、募款規範--公益勸募條例 第三章 各國NPO管理與績效評估的趨勢 第一節 美國績效評估的趨勢與方法 壹、美國非政府組織的法律規範與管理 貳、美國基金會績效評估作法 第二節 日本NPO發展現況與管理作法 壹、日本NPO的發展與現況 貳、日本非政府組織的發展與社會系絡:政策轉向的危機 參、二十一世紀日本的NPO 第三節 印度NPO績效評估的趨勢與方法 第四節 臺灣績效評估的趨勢與評析 壹、臺灣NPO的發展與社會福利政策的遞嬗 貳、績效評估-公部門的觀點與實踐 參、績效評估-民間組織的觀點與實踐 肆、綜合評析 第四章 NPO績效評估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NPO績效評鑑的途徑 第二節 NPO績效評估方法介紹與分析 壹、平衡計分卡 貳、CORPS理論評估分析架構 第三節 臺灣NPO績效評估架構設計與分析 第五章 解構我國NPO治理與績效評估 第一節 評估之本--責信(accountability)的實踐 第二節 臺灣NPO績效評估—以2009-2015我國某直轄市實證研究為例 壹、臺灣某直轄市NPO績效評估架構 貳、績效評估問卷設計原則 參、臺灣某直轄市NPO績效評估執行 肆、績效評估執行過程與結果分析 第三節 綜合評析 第四節 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動態績效評鑑趨勢 壹、現況與困境 貳、「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績效評鑑趨勢 第六章 NPO績效評估未來與展望 第一節 臺灣NPO績效評估現況與挑戰 壹、治理的困境與挑戰 貳、臺灣NPO策略性的經營方向 第二節 臺灣NPO公益績效的議題與反思 壹、公益行銷管理 貳、慈善公共關係 參、志願服務 第三節 臺灣NPO的前瞻與未來 壹、公益事業的「微革命」 貳、漸漸大量植入「年輕力」 參、需要注入更多的「專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