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看家戲再現》邀請您在今年秋季前來參與欣賞一同重現臺灣傳統戲曲的盛況,讓戲繼續「活」下去。
2019看家戲再現─傳習經典,再創風華
戲是活的,人們永遠無法完全控制舞臺上將發生的事情,因此現場演出才會如此引人入勝,因為觀眾總是期待著演員所能帶給他們的,那些無法預期的美妙時刻。
所謂「做活戲」是指臺灣民間戲曲中,沒有固定劇本,任演員在舞臺上自由發揮、即興演出的表演型態,通常先由「戲先生」說明當日演出的情節架構,再搭配能即興表演的後場樂師一同演出。因此即使故事相同,經演員各自詮釋,情節架構、敘事模式與藝術樣式都能豐富變化。
在歌仔戲狂飆的內臺戲時期,劇團競爭激烈,為讓喜新厭舊的觀眾一看就「黏牢咧」,演員個個磨練出深厚的「腹內」即興功力,詩詞曲調,信手拈來,也造就許多了戲曲明星。然而據此「做活戲」的文化,衍生出的是「戲以人傳」、「藝以人傳」的口頭傳承方式,在老藝師逐漸凋零之後,民間戲曲的文本與技藝也隨之紛紛消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舉辦「2019看家戲再現」是「輔導民間劇團看家戲製作專案計畫」所結之果實,意在「以資深藝人為師」,挖掘、整理臺灣戲曲中瀕臨失傳的特色戲齣,讓早期劇團的拿手劇目「看家戲」,得以用「以戲傳人」的方式被記錄、保存下來,並結合當代劇場美學,呈現在觀眾面前。
「看家戲再現」走至第六個年頭,今年除了薪傳歌仔戲劇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等歌仔戲團,以及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真樂掌中劇團、昇平五洲園、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等布袋戲團,各自向與其淵源深厚的老藝師傳承經典劇目之外,更首次挑戰製作了精選「站頭」專場。
延續「戲是活的」特質,「站頭」是通過傳統戲曲藝人在長期的舞臺錘鍊與技藝打磨下,所形成趨於「定式」的情節段落與表演套式,又稱為「橋段」、「套路」、「段子」或「戲套」,可以隨著需要抽取、組合,靈活套用在劇情中。此次特別邀請明德少女歌劇團與資深藝師洪明雪、洪明秀合作,整理他們的拿手戲齣,並由年輕新秀演出其中的經典「站頭」,別具傳承意義。
「看家戲再現」演出計畫所傳承的,不只是文本公式,更是老藝師在舞臺上長期磨練出的經驗與功力,邀請您在今年秋季前來參與欣賞,從舞臺上的表演到舞臺下的觀眾,一同重現臺灣傳統戲曲的盛況,讓戲繼續「活」下去。
02 2019 看家戲再現
真快樂掌中劇團《怪俠紅黑巾—陰陽鬼之戀》
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怪俠紅黑巾—水底鬼娶親》
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楊乃武與小白菜》
昇平五洲園《海公小紅袍》
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 正宗西園看家戲《大俠鷹爪王》
明德少女歌劇團 精選「站頭」專場《虹霓關一陣前招親》、《甘國寶一磕靴尖》、
《按君審太保一告御狀》
薪傳歌仔戲劇團《三進士》
11 國光劇團 國光微劇場
12 戶外特企 好揪市集
14 強檔製作 新古典舞團《客風.廢墟後生仔》舞劇
曉韵古樂團《大鍵琴的甜點狂想一聆賞古今,品味幸福》
16 臺灣音樂館 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臺灣音樂憶像系列
許石特展座談會、2019 世界影音遺產日國際論壇、臺音講堂
20 藝術扎根推廣
24 外租節目
27 節目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