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三寶是台灣第一位「幹細胞」研究專業學者、公開演講先驅,30年來,健康專業研究、觀念推廣無人能及。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的理想,亙古不變;除了預防疾病和養生之外,最重要的是心理情緒。作者長年從事生命科學、免疫學、養生學及身心醫學的成果頗有心得,期創作成為人類「健康百歲之寶典」,願本書的出版,能與大家分享一片心靈曙光。
【推薦序1】
國際獅子會GAT地區領導人、前國際理事 林齊國 博士
正向看待美好人生
與本書作者蔣三寶先生在獅子會結識,如果說把這本書變成一個人,那肯定就是齊國認識的三寶兄─博學且好學、充滿智慧卻又如此謙遜、從不停止思索人生、總是如此善良,時刻傳遞著正能量,希望由自己做起,影響這個世界,能夠變得更好;感謝這本書的誕生,感謝三寶兄將他的所知所學匯集成本書的精采篇章,讓我們可以透過三寶兄的整理,遇見生命的奇蹟!
齊國拜讀本書,實實在在的見識了三寶兄的學識淵博,從東方談到西方,從世界歷史講到全球國際情勢現況,從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再看到儒家、道家,以及各式各樣的典籍,科學論文、醫學報導……,無論是引用哪個學派,重點是都是和我們分享,如何讓可以淨化我們的心靈,為人類找出一條健康大道。
生命的奇蹟何來?讀了書中的內容後,齊國的感想是,奇蹟是由自己打造而來!
三寶兄分享了許多,倘若我們看了書以後,書還是書,我還是我,那麼讀過的這些,對我們的生命就是曇花一現,船過水無痕;如何能夠落實在我們每位的生活中,生命的狀態才有可能慢慢地改變,就像是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的一個科學實驗,一杯水,每天對著水說好話,給予正能量,那杯水的結晶就會是美麗的,相反的,如果每天向著水杯灌輸負能量,水的結晶則會離散且醜陋。
姑且不論這個實驗是科學或是偽科學,齊國相信,如同三寶兄所述:「當發現自己的心靈已經累積了毒素,就應該想辦法盡快排除宣洩,試著用智慧的心靈,去體悟複雜而又美好的世界……。」排除負能量、累積正能量,對我們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能做的有太多太多,齊國不敢說自己都能落實,但是有幾個項目,是齊國長久以來期許自己要以身作則的,分別是,有愛、懂感恩、守孝道、不貪、自省,齊國相信,至少能做好這幾項,能讓人生光明磊落,同時可以得到歡喜和樂的人生。
最後齊國想說:生命無時不刻都充滿了真、善、美的奇蹟,端看您是否正向看待屬於您的美好人生!
【推薦序2】
國際獅子會2014〜2015年度、指派國際理事GAT地區領導人 江達隆 博士
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難得好書
當我們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的講師蔣三寶博士邀請我為其第5本新書《心靈幹細胞》寫推薦文時,原本因時間問題不敢答應,但在蔣三寶講師的希望下我利用時間看了書稿,發現《心靈幹細胞》這本身心靈的書,非常值得推薦;從序文的鋪陳開始,講到四維不張的危機,人心的貪、嗔、癡慾念過多造成地球破壞,告訴現代人的外在因素及內在因素造成健康危機,平均讓人少活50年,書文章章警世人類,
尤其在後疫情開始人心的驚嚇、惶恐,的確影響人類健康非常嚴重,如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的;人類的100%健康指數,在心態平衡上佔有60%的健康指標。
蔣博士在本書裡特別將「宗教醫學」與其所學的「身心醫學」做結合,會讓讀者很容易了解想要「長命百歲」,必須從改變開始,因為舉凡人類的病因,幾乎和心態因素脫離不了關係。
文章裡在尋回良心,遠離病徵,說到善心一念,相信天理,健康祛病,「懺悔」是身心靈健康長壽的靈藥,非常認同內容所述。
特別的是書裡講了多則心靈故事,都是在啟發人性的光明面,會讓讀者感動,尤其在夫妻之愛和父母之愛與「孝順」的故事中,每則都會感動人心。
總之,蔣三寶博士這本新創作的《心靈幹細胞》正能量的洗滌,誠如本書最重要的精髓即是─領悟生命真諦,活化心靈細胞,自然健康長命百歲。
再次肯定及推薦本書,值得大眾讀者慢慢品味,仔細閱讀,是一本難得的好書,衷心感謝。
【推薦序3】
國際獅子會竹竹苗區2014〜2015年度總監、苗栗縣商業總會第26〜27屆理事長、台灣戴姓宗親總會理事長、逢甲大學中文博士、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博士候選人 戴美玉 博士
愈讀愈有感覺的健康好書
我認識的蔣三寶博士是兩岸三地的健康身心靈講師,亦是優質的作家,在他出版第4本書時,有請我寫推薦文,曾說過「蔣三寶博士是我在國際獅子會講師班教過的學員,他是一位學識廣博的作者」;從他再次邀請我為其新創作的《心靈幹細胞》再寫推薦文時,我是暨驚又喜;「驚」的是蔣三寶講師竟然在一年的時間又有新作品,「喜」的是新創作的第5本書是針對當下人們最需要的心靈健康為主軸。
書中內容非常豐富,從人類七情六慾所造成的物慾橫流引發疾病至地球破壞,人們平均壽命少活50年,呼籲讀者從找回「四維」開始,帶領讀者了解健康和心靈正能量關係重大。
書中各個層面都注入其思維,我對善心一念,相信天理,健康祛病,特別認同,尤其從「懺悔」到心態「改變」,確實能讓人們找回健康泉源,三寶講師也特別將佛教的《心經》,道教的《道德經》及《基督的故事》作為宗教醫學引入心靈醫學來開啟健康之鑰,而且惡劣情緒所產生的疾病,往往在醫學也是棘手的問題, 正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的道理是一樣的,從三寶講師的書裡更能感受「善念」、「正能量」、「大笑」、「快樂」都是大健康的磐石,這本書會讓讀者深深了解身心靈健康的重要,也在這本書裡能感受三寶講師以散播善良、散播愛為其精神指標,這次新作品的確讓人能感受其精心創作的主題,就像他本人的正能量氣息。
這本新創作講述多則非常感人的心靈故事,看完也很揪心,其實如書所寫「愛」真的是健康最重要的元素,而「愛」包括孝順、夫妻之愛、感恩,都是提升健康的要素,
總之,蔣三寶博士這本《心靈幹細胞》愈到後段文愈有感覺,因為書的多項橋段,我在平時也一直默默付出,所以,蔣三寶博士這本新書很值得推薦給大眾讀者閱讀。
【推薦序4】
汐止「聖覺寺」 釋自圓
悲智之泉 活出生命風采
當蔣三寶博士再次邀請我為他的第5本新書《心靈幹細胞》寫推薦文時,仔細閱覽他這本書的內容,深深為這本書的正能量感到認同與讚賞,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身心靈健康書,我也提出身心靈的部分觀點分享。
世界衞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心身疾病就是一個典型的證明,它透露有些身體上的疾病與心理因素是有相關的,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積極向上的情緒,是促進生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大量對於情緒與生理疾病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當陷入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中,身體的免疫細胞數量會減少,從而引發身體疾患,因此及時導正不良的情緒,是維護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
真理是心靈的宗教,更認為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心情好的時候,看一切都是美好的,不好的時候,看一切都是灰暗的,因此,相信美好,才能遇見美好,你對人生的態度,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生命的質量,來自心靈的力量。學習放下慾望和罪愆的羈絆,告別負面的情緒,學會隨遇而安;保持內心的平和,懂得活在當下;擁抱積極的信念,常懷感恩的心,那麼就能激活內在的潛能,增強生命的能量。
真理對心性的重視勝之一切,以追求心靈深度層次的清明與覺悟,「智慧的覺知」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種徹底的心靈革命與自我提升,以超越生死輪迴的束縛,通過自覺覺他而到達無上智慧的境界,這是內觀修行的積極意義!
真理體證真實的心性是廣大無邊、量同太虛,由於生命作用心的功能,心若能通達萬法空性的般若法門,不再造作,不為境界所動,遠離妄想執著,洞達萬法的本來面目,沒有人為妄取的觀念及境界的遮蔽,即是無為法的解脫境界。有為法無為法實為一體性,我們以智慧觀照,而能看破識心分別的妄性,此心藏妙用,是無盡寶藏,蘊含無盡的悲智之泉,恩澤無量的有情眾生,深值得用心探求追尋、修行體證,這才是真正活出生命的價值風采。
最後,依然要再次呼籲蔣三寶博士這本新書,真的值得讓想健康活百歲的人,閱讀及收藏,祝福新書大賣!
蔣三寶 博士
經歷與榮耀:
․美商再生醫學發展機構顧問
․菲律賓衛生部健康諮詢顧問
․2003年應邀參加香港全球抗SARS研討會
․華爾街快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等媒體健康資訊專欄作者
․榮獲菲律賓聖湯瑪士大學(菲國擁有600年歷史的大學,經菲國總統暨外交部唯一認證)生命醫學榮譽博士,可於菲國合法執業
․2013年創立「國際獅子會300-A3區」台北市領航獅子會
․兩岸三地、菲律賓之健康身心靈講師,講演超過1,500場
專業領域:
․生命醫學
․幹細胞工程研究
․基因細胞
․免疫醫學
․養生學
․身心靈學
著作有
《百歲不是夢》
《新流感H1N1啟示錄》
《百歲寶典》(上、下輯)
《跨世紀黑科技 神奇植物幹細胞》
蔣三寶 願與大家分享一片心靈曙光 2019年末,一場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擊全球人類的生活型態與經濟模式,我們是否曾靜下心來思考過,究竟是病菌對人類的反撲?還是人類自己打開了病毒的黑盒子?抑或是動植物和地球對人類無明的吶喊呢?
這場淨化地球的代價每個人都該認知~自己對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法國哲學家卡謬(Camus,Albert)於1947年出版的小說《鼠疫La Peste》內容主要述訴1849年阿爾及利亞發生瘟疫,第二大城封城後其中的一段話:「說出來可能會讓人發笑,他們說:他們覺得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我不知道旁人是怎麼看待『正直』二個字。但對我來說,我認為就是盡自己的『善良』本分。」
的確,愛人之前必先自愛,同樣道理,救人之前必先自救。己然與病毒共存共業的人們,唯須保持正向樂觀,當大家都能安守防疫本分,並且謹慎管理自身健康狀態,世界才有機會往更良善的結果前進。
然而,後疫情時代,人們如何維持身心健康?尤其在很多施打「疫苗」的問題層出不窮時,人們的心理恐慌更勝一切。
其實,早在數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把健康定義為「全人類Whole Person Health」意思為「身體、心智、靈性與社交之完全健康狀態」譯述如下:
身體的健康Physical Healthl:身體器官和系統正常運作,具備充足的機能應付日常生活所需。
心智的健康Mental Heslthl:能清楚有條理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情緒,能處理壓力、沮喪及焦慮等。
靈性的健康Spiritual Healthl:有自我信念、與社會和諧的三觀,擁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及適當的憐憫之心。
社交的健康Social Healthl:有能力維持與他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可安適地容於社會制度。
而人們該如何回應地球?與地球和好的關鍵最重要是凡事一體兩面,全然地對自我負責。當下時刻就是照顧好自己,維持身心靈的和諧穩定,吃好、睡好保持覺察力,但切忌勿過度焦慮關注,平常心樂觀面對,為自己身體負責、覺醒後的人類才能安然渡過疫情的恐慌,也才有機會回饋地球之母。畢竟在人體的100%健康指數,「身心平衡」佔有60%的健康值。
幾十年來,筆者從事生命科學、免疫學、養生學及身心醫學的成果頗有心得,尤其在接觸佛法的啟迪及儒、道學教導方知佛學浩瀚本就是人類「健康百歲之寶典」。佛教醫學也一直有教導大德居士如何學習邁向健康大道,所以,筆者在佛教醫學的薰染下把原本所學加入佛教醫學,也加入些各種宗教的健康典文,竟也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只是筆者在佛學裡依然是學習者,不夠資格像師父們對大眾「談經說法」。但,筆者在倡導大健康醫學的同時,於佛學中發現對人類健康長壽有著相輔相成的功效。
我們知道,在高度緊張的工作中生活,總是伴隨著焦慮和煩躁,逐漸地身體也會受到傷害。如同阿育王所受的苦難般,現今的人們不也都是在受著各種慾望的罪累嗎?早在幾千年前,佛就為世人留下了一盞明燈「當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就是說,如果人心起了惡念,自然會應在自己身上,無論什麼樣的苦難,最終還是由於慾望引起的。
可是,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一點,認為精神方面的困苦與貪求有關,而身體疾病與慾望則沒有關聯。其實,在現今生活中,咱們思想一下,比如腸胃疾病和口腹的慾望有無關係?精神問題,如委靡不振與金錢慾望是否也有相關?縱身聲色場所,難道和色慾會沒有關聯?同樣環境破壞、地球損傷是否也因人類有太多太多慾望放不下有所牽連呢?別忘了「阿育王」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即使只是精神上的慾求,還是需要實際行為,就是「戰爭」。
所以,今日社會的咱們千萬不要因慾望魔咒而把生活當成戰鬥般的過著,是否該有所「覺醒」呢?願本書《心靈幹細胞》能與大家分享一片心靈曙光。
目錄CONTENT
【推薦序1】 正向看待美好人生/林齊國博士 002
【推薦序2】 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難得好書/江達隆博士 004
【推薦序3】 愈讀愈有感覺的健康好書/戴美玉博士 006
【推薦序4】 悲智之泉 活出生命風采/釋自圓 008
【作 者 序】 願與大家分享一片心靈曙光/蔣三寶博士 010
【前 言】心靈幹細胞─遇見生命奇蹟 開啟健康百歲的黑科技 018
【引 言】 021
【楔 子】 028
【第一章】禮、義、廉、恥 四大不張的危機 034
第一節 今日地球與人類健康的危機 035
第二節 現代人的危機啟示 037
第三節 少活五十年的外在因素 040
第四節 少活五十年的內在因素 044
第五節 可預知正在進行式危機 046
【第二章】心靈健康從改變開始 057
第一節 一切疾病都因慾念過多 058
第二節 現代人心理亞健康因素 061
第三節 七情六慾多心病 063
第四節 尋回良心、遠離病徵 066
第五節 善心一念 相信天理 健康祛病 069
第六節 懺悔是身心靈健康長壽的靈藥(信仰) 074
【第三章】領悟生命健康從「宗教信仰」開始 083
第一節 佛教篇 084
第二節 道教篇 098
第三節 聖經故事 105
【第四章】創建生命的奇蹟 119
第一節 人從何來?欲往何去? 120
第二節 重建生命的不可思議 123
第三節 開啟智慧和知識的大門 125
第四節 身體問題與心靈情緒的密碼關係 130
第五節 面對自己 重建完整與完美 134
【第五章】正能量投資大健康 141
第一節 正能量與大健康的關聯性 142
第二節 大健康時代 145
第三節 投資大健康 151
第四節 大健康之魂〜心理學 157
第五節 道德健康~心靈的最高境界 164
第六節 負面情緒~苦惱 167
【第六章】快樂生健康 健康生快樂 173
第一節 喜好與快樂~心靈健康的統帥 175
第二節 破譯快樂幸福公式 177
第三節 我健康 我快樂、我快樂 我健康 180
第四節 大笑與幽默的健康法則 184
【第七章】領悟生命真諦 193
第一節 心靈小故事 194
第二節 家庭倫理的健康元素〜「愛」 205
第三節 夫妻真愛的心靈健康元素 217
第四節 心靈幹細胞的另一元素〜「感恩」 223
第五節 心念改變、心靈排毒 228
【第八章】心靈幹細胞的黑科技 237
第一節 無所謂的悸動 238
第二節 心靈心語話健康 241
【結後語】 248
【跋】 252